4月3日下午,由我校教工演讲与口才协会、争鸣演讲俱乐部共同承办的清明诗会暨“诗意琴韵”古琴雅集活动在报告厅举办。活动由教工演讲与口才协会秘书长张恬主持,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秘书长萧彦老师应邀担任嘉宾,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担任本次活动特约嘉宾的萧彦老师,在古琴、书法方面造诣深厚,在岛城常年致力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长发长袍的清丽形象,婉转低吟的独特嗓音,古朴纯熟的琴艺震撼全场,琴声时而疾急,时而和缓,歌声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如影如幻。萧彦老师配合着精心制作的PPT,向观众介绍了声、音、乐的不同与关联,以及各自与中国传统古风诗歌的和鸣之趣,让在座各位观众无不耳目一新。争鸣演讲俱乐部的同学们朗诵了《短歌行》,萧彦老师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详细讲解,并鼓励在座的青年师生们做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陶冶身心情志,提高欣赏水平,锻铸精神家园。而一位9岁学童的现场演奏又将雅集活动再次推向了高潮。
古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琴歌、琴曲是我国传统诗词文赋与古琴演奏有机融合、相形而悦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作为一种独特而行之有效的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载体而为历代文人学子所普遍,而且也因其延绵至今的古朴气质被今天的国学爱好者所深深喜爱。适逢清明,赏春追远之际,身处文化高地的大学师生们,从自身做起,读诗书以立学问,品雅乐而通古今,品国学、修身心、承文化、铸精神,品读清淡明智之文,徜徉诗意琴韵之间,闻曲悟道、吟诗寄情,共同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清明。
此次活动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更借着传统文化节日的契机,使古琴、诗歌这种高雅气质的文化瑰宝以亲和愉悦的方式走近众人视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丰富教工文化生活,提升教师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引导广大教工尤其是一线教工在诗词歌赋营造的独特氛围中品味国学经典,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培养高尚师德师风,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网、半岛网、青岛网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