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工会首页     访客留言     工会信箱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管理规定 理论学习 代表之声 协会建设 女工之友 计划生育     
公告通知
简报信息
分会动态
校务公开
健康之友
模范人物
光 荣 榜
师德建设
友好工会
教工视点
民主之窗
附中附小
提案系统
下载中心

首页 > 光荣榜 > 正文

上一条: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度十大优秀教师-唐画女 下一条: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度十大优秀教师—李兰

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度十大优秀教师-李绍纯

(发布人:曹伟  时间:2018/08/27)

三尺讲台耕春秋

——记我校2016年度十大优秀教师李绍纯

李绍纯,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副教授,多次担任班主任和学生学业导师,是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防护与修复材料及应用技术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他爱岗敬业,情系学生,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同事们的好评,先后被获评青岛理工大学先进教学工作者、青岛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度十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热情治学

“若你有兴趣所在之处,哪怕一开始并未选择它,在经过一番的探索后,最终还是会选择从事所热爱的专业,并且会继续钻研下去。”采访中谈及自己从事的学科,李老师坦率的吐露了他的心声,“我就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才明白自己真正所喜欢的是材料科学。尽管找到这条路用了很长时间,但能找到它,并且坚持走下来,就真的值当了。”

李老师在大学本科时学习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读研的时候学习的专业是环境工程。在经历了系统的学习后,李老师在读博时毅然选择了自己所钟爱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李老师自小在工厂长大,从小便对材料充满了兴趣,从上学到从教,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这可能便是他最终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的原因吧!

然而,钻研学问之路并非只有热爱便能一帆风顺。回忆起读博时的一段经历,李老师感叹道:“那个时候,陶瓷膜片厚度很薄,导师也只是提出成型的方法,什么都需要自己做。当时没有现成的设备,连制造设备的方法也不清楚。在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和我的团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在设备上下功夫、做研究,单纯为进行实验探究所做的准备远远比实验的过程还要麻烦费事的多,但还好最终我们都坚持了下去。”

 坚持是成功的关键,李老师始终如一的奉行着这句话,不仅仅是某一次的实验。每每出现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每一次在课堂上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都在讲述着,在材料科学这条道路上,他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勤于创新,专于科研

谈起科研,李老师对一位高校校长说的话印象深刻,“高校的老师,不搞教学,你干什么;不搞科研,你教什么?”

李老师勤于创新,专于科研,在创新科研路上的不断进步,砥砺前行。多年来,他在核电站牺牲混凝土制备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上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海底隧道工程劣化机理与防护技术方面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海洋环境下裂缝混凝土的腐蚀及防护措施上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方面,李老师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创新最基本的是想法,最关键的是思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李老师十分注重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说到创新,李老师想起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那时,正逢李老师指导2010级学生,有一个学生在坐火车过隧道时感受到了巨大的振动,因此受到了启发,想把火车的振动转化成电能等能源。李老师便和几个学生一起组队动手做了模拟实验,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想法终于得以实现。李老师认为,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事物背后所体现的道理,善于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思考,从而发现该事物的深刻意义,这同样也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方向。

李老师经常对他的学生们讲这样一个道理:大学里固然是学专业知识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毕业后就不必畏惧用人单位的挑剔,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出彩。 

                                情系学子,热爱生活

繁华的世间,似乎每一个人都在向上攀岩着,他们努力拼搏,或许从不留意身边的人与物。然而,也总有一些人愿意在前行途中不忘在美好的风景旁驻足,亲人和学生永远在他们的生命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李绍纯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

李老师的学生张友来告诉我们,每次给老师发消息,总是立刻就能收到回复,不管问题多么的复杂,李老师都会耐心为他解答。

“记得那是我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我将面试要用到的稿子拿给李老师,拜托老师指导,李老师很认真仔细的给我批阅指错,当天晚上就回复了我。”一位大四的本科生说到。

对于李老师来说,他的上班时间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只要学生有想法,他一定会及时给予回复,学生们都说,李老师是一个负责任、热心肠的老师,我们都很尊敬他。

李绍纯老师不仅是一位“工作狂人”,还是一位忠于家庭、热爱生活的好模范。“作为一个顾家的人,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是我应尽的义务。不管工作多忙,我都要心系家庭,家才是自己最坚定的后盾。只有获得家庭的支持,只有家庭美满,我才能全力以赴的工作。”李老师常常这样说。工作家庭两头顾,李老师做到的不仅仅是一位老师对于学生的责任,更是一位丈夫、一个父亲对于妻儿的责任和担当。如若不然,即使工作再成功也没有意义。李老师说:“每当我因工作忙碌出差或研究顾不上回家时,我的孩子都会牵挂我,甚至会怪我不能陪回去陪他,所以我出差回家时都会给孩子带点充满心意的小礼物来哄他开心。”在别人看来,这样的生活也许太过于忙碌,但对于李老师而言,在匆忙的脚步中,偶尔停下,等待自己的亲情跟上,这何尝不是对妻儿更好的回馈?在错杂的节拍中,俯身蹲下,倾听深处的鸟语虫鸣,也许是对工作更好的尊重。

在求学之路上,李绍纯老师无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他热情、专心、重情。他把真情实意作为教案打动学生,以自身坚毅执着的品行鼓舞学生,在青理的校园里,李绍纯老师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师生情,更是一种风气,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品格。

钻研,耐心,创新,李绍纯老师用一言一行向我们昭示着一名优秀教师所拥有的学风和品德,无声地向身后无数教师和学子诉说:何为榜样!





 
 |  学校首页 |  工会首页 |  访客留言 |  工会邮箱 | 
 |  机构设置 |  岗位职责 |  管理规定 |  理论学习 |  代表之声 |  协会建设 |  女工之友 |  计划生育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7 青岛理工大学工会  地址:青岛市抚顺路11号 电话:0532-850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