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访问学校主页

学院新闻

上一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组织开展“庆七一 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系列活动 下一条:携青少年之手,共筑三防之城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实践团队 赴李寨村红色记忆馆领悟革命精神
 
发布人:任孔冰     时间:2022-08-30
 

为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弘扬先辈革命家的红色精神,8月2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寻访红色基地实践服务团(组长:韩郑依,组员:牛媛烨、朱艳杰、卫佳彤、孙泽艺、潘思睿、王钰舒、孙梦雅,指导老师:唐敬超,管理老师:王焕丽)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李寨村追寻红色足迹,追忆红色故事,感悟沧桑巨变,汲取奋进奋斗的智慧与力量。因疫情防控,实践团采用“云参观”方式,由当地组员孙梦雅参观介绍,其余组员线上观看了解。

李寨村红色记忆馆共分为8个展厅,现有展藏品5000件。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成员们看着这些因年代久远已经泛黄、却保存完整的展品,心存对那段历史的敬畏。透过《周恩来同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一书,成员们仿佛看到了总理潇洒的身姿,翩翩的风度以及他那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笑容,当看到他指挥又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役时,大家心中为之喝彩;当看到他辛勤工作,几日几夜而不休息时,大家又感到一丝心痛。无论革命处在高潮还是低潮,亦或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他都坚韧不拔,力挽狂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身上聚集了中华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他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印在全国人民心中!

继续往前走,映入眼帘的便是不同时期毛泽东同志的雕塑和勋章,以及毛泽东创作的诗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诗词在浓墨重彩地记录国内革命战争的同时,也诗意地表达了抵御外侮的强烈决心和对全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的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视野更加开阔,面向整个世界。成为抒发外交理想、表达外交立场、宣示外交政策的特殊文本。毛泽东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实践成员表示,当代大学生应学习青年毛泽东的学习观,使新时代青年明晰学习追求、拓宽学习视野、端正学习态度和改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奋斗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成员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展馆二楼,这里通往开国大典之后,陈列的是当时为了国家繁荣昌盛,百姓所做的宣传画和当时各时期的报纸。路途中经过的楼梯两侧琳琅满目,书架被高高摆起,放的每一本书都是开国大典之前的书籍史册,走向二楼的每一步都象征着革命的洗礼。

这次参观活动让成员们备受洗礼,增强了大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极大地激发了成员的爱国奋斗热情。成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弘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从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情怀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坚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报国志、建功新时代,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撰稿:花会娟;审核:隋学智)



2019-2023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路777号  邮编:266520  电话:0532-8507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