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访问学校主页

环境工程专业认证

上一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启动专业评估认证宣传周活动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人:冷吉虎     时间:2018-03-12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2502

一、专业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创建于1980年,是全国第一批设立该专业的本科院校。2007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6环境科学与工程被评为青岛市重点学科。拥有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能源与环境装备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冶金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经过近40年的建设及发展,本专业在水污染控制及污水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生态工程、大气污染控制、环境评价与管理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本专业拥有完善的本--博一体化培养和教育体系。1996年本专业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山东省最早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04年获得同等学历硕士培养权和工程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可招收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012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该团队由承担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19位骨干教师组成,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2名,教授5名,副教授8名,6人有在国外留学或进修的经历,11人具有博士学位,是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主体,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学术氛围浓厚、创新能力突出的团队。本专业学术骨干围绕水环境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生态和资源再生利用与清洁生产展开系列研究。

本专业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环境监测中心等本科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2000多万元,为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提供坚实的硬件保证。本专业现有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青岛水务集团、青岛首创瑞海水务有限公司、青岛能源热电集团、青岛海润农大检测有限公司等十余处产学研基地。专业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英国史丹福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建立了紧密关系,开展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本专业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社会认可。创办至今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2000多人。毕业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普遍认可,已成为山东省环保及相关领域的中坚力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环境工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工程技术研发的基本能力,能在环保企业、工矿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技术研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具备的能力如下:

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2)系统地掌握基础科学及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水、气、固废、物理性污染防治知识和技术,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初步具备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

3)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

4)具备团队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在不同职能团队中发挥特定的作用并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具有获得中级技术职称的能力;

5)具备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

学生到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通过数学、自然科学、环境工程基础科学以及包括水、大气和固体废物处理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应用以上所学知识解决环境规划、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

1)工程知识:通过数学、自然科学、环境工程基础科学以及水、大气和固体废物处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以上所学知识,具备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及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复杂环境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及主要问题,并能通过文献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知识学习,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水、大气和固废处理需求的工艺单元及工艺流程、工艺系统,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所学的环境工程相关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环境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采集数据,并能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科学仪器、信息技术、现代工程工具和应用软件,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专业设备、现代工具和和信息技术对环境工程中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模拟;能够理解相关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能分析和评价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技术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及相关项目实施过程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环境工程相关项目和产品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职业规范: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项目的实施中自觉遵守;理解环境工程师对公众安全、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环境工程项目实施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通过分组实验和实习,能够与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并能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环境工程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就环境工程的专业问题,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11)项目管理:掌握环境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应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和工程设计中考虑经济因素。

12)终身学习: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环境及相关领域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环境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分解如下表所示。

1  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分解指标项序号

分解指标项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通过数学、自然科学、环境工程基础科学以及包括水、大气和固体废物处理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应用以上所学知识解决环境规划、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

1-1

能将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运用于解决环境工程问题

1-2

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并能用于解决环境工程问题

1-3

能够针对污染控制系统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严谨推理并能准确求解

1-4

能够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试图改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以及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复杂环境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及主要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识别和判断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

能够通过实验、实践对环境工程问题加以解决并进行分析解释

2-3

能应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过程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通过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学习,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独立设计解决方案,能够设计满足水、大气和固废处理需求的工艺单元工艺流程、工艺系统,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分析环境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并选择合理的系统或工艺流程

3-2

能够针对环境工程问题提出独特且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案

3-3

能够利用工程知识开展初步的工程设计

3-4

能够在工程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所学的环境工程相关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环境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具有环境工程及相关工程的基础实验实施能力、动手能力和仪器操作能力,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2

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正确操作实验装置,并正确采集数据

4-3

能够综合利用文献检索获取的信息,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得合理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科学仪器、信息技术、现代工程工具和应用软件,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专业设备、现代工具和信息技术对环境工程中复杂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相关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5-1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知识的方法

5-2

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运用图书馆资源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5-3

能够运用常用的制图、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仿真软件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环境保护和修复活动的影响;能分析和评价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技术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相关项目实施过程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熟悉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相关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6-2

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3

能够理解自身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及相关工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环境工程相关项目和产品的可持续性,评价项目和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7-1

能够了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7-2

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项目的实施中自觉遵守;理解环境工程师对公众安全、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环境工程项目实施中自觉履行责任。

8-1

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健全的人格

8-2

热爱环境保护事业,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懂法守法,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通过课程中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训练,能够与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9-1

能够理解多学科交叉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性,能够理解一个多角色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及其对整个团队实现目标的意义

9-2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角色与责任,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环境工程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标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就环境工程的专业问题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10-1

能够运用环境专业术语就环境工程问题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结和沟通

10-2

能规范撰写和编制环境工程相关的报告和工程设计文稿

10-3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应用能力

10-4

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能就环境热点前沿问题发表见解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通过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环境法等课程的学习,掌握环境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环境工程项目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能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应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设计开发环境问题最优解决方案。

11-1

理解并掌握经济决策方法、工程管理原理

11-2

能够利用工程知识,结合管理与经济决策开展初步的环境工程设计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环境及相关领域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环境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12-1

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学习发展自身的能力,具有分析、推断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2-3

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适应社会发展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关系见附件。

四、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流体力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2  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比例

类别

总学时

学时

比例

学分

学分

比例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

480

17.1%  

30

17.1%  

选修

128

4.6%

8

4.6%

专业教育模块

必修

1056

37.7%

66

37.7%

选修

328

11.7%

20.5

11.7%

实践教学平台

必修

736

26.3%

46

26.3%

选修

72

2.6%

4.5

2.6%

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50.5

28.9%

选修学分比例:18.9%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28.9%

五、修业要求

(一)修业年限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修满学分。

(二)毕业标准与要求

计划总学时为2800学时(表2),总学分为175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且符合以下规定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

1)学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要求获得不低于175的总学分;

2)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环节142学分;

3)不低于33的选修环节学分。

达到毕业条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七、课程修读要求

4  课程修读要求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学科基础

课程

BK0111021

高等数学C

BK0111022

高等数学C

高等数学C

BK0112010

线性代数A

高等数学C

BK0112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高等数学C

BK0115080

工程力学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BK0511010

普通化学

BK0511080

分析化学

普通化学

BK0113011

大学物理A

高等数学

BK0113012

大学物理A

大学物理A上,高等数学

BK0116031

工程制图B

BK0116032

工程制图B

工程制图B

BK0512010

流体力学A

高等数学C、线性代数A、大学物理

专业核心

课程

BK0513360

环境影响评价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

BK051301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有机化学

BK0513040

环境工程原理

物理化学、流体力学A、环境工程微生物

BK0513051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

物理化学、流体力学A、环境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

BK0513052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BK0513090

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

物理化学、环境学概论

BK0513060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流体力学A、水污染控制工程

BK0513070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

BK0511160

环境监测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仪器分析

BK0517260

环境规划与管理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学概论

学科基础

BK0000060

电工基础B

高等数学

BK0511070

有机化学

普通化学、分析化学

BK0513030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

普通化学

BK0511040

物理化学

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BK0711210

程序设计基础AC语言)

大学计算机(A

BK0512060

环境水力学          

流体力学、高等数学

BK0517380

环境经济学

高等数学、环境学概论

BK0000040

工程测量B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制图

BK0513250

环境生态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学概论

BK0513395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专业限选

污染物防治课程组

BK0511130

仪器分析II

电工基础、、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

BK0513280

管网与泵站

电工基础、流体力学、环境水力学

BK0513121

室内空气污染与防治

物理化学、环境学概论

BK0514470

工程概预算

工程制图、工程经济学

BK0513270

水处理新技术

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

BK0513300

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

物理化学、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资源循环利技术课程组

BK0513612

产业生态学

普通生物学、环境学概论

BK0517290

清洁生产审核

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经济学

BK0513122

固体废物管理

环境学概论

BK0513123

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

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

BK0513124

海绵城市与雨水资源化

水污染控制工程、管网与泵站、环境学概论

专业任选

课程

BK0511050

工程化学基础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

BK0511200

生物化学

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BK0511090

无机元素化学

普通化学、分析化学

BK0517030

普通生物学

BK0511190

环境化学

物理化学、环境学概论

BK151400

水工程施工

水污染控制工程、管网与泵站、工程测量B

BK0517140

环境信息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工程制图、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BK0513125

环境土壤学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BK0517280

环境法基础

环境学概论

BK0517240

大气科学概论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

BK0516440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物理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学概论

BK0511170

环境毒理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

八、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一)课程介绍

1.环境工程专业导论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够用生态学观点鉴别和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系统中物质、能量的转换过程,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改变只求单一产品或单一工艺过程最优化的传统观念,树立起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实行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思想,以达到改造自然、发展经济、改善环境、造福人类的目的。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打下初步的基础,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的基本要求:

对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环境管理的有关知识、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

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利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有关的环境现象、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微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微生物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废水、有机固废生物处理和水体、土壤、大气污染与自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利用微生物为治理环境服务。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有些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并以作业或课堂提问形式对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大胆想象,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写成论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环境工程原理

《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讲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为主要内容。环境工程原理基础部分主要讲述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传递过程等,其中第二章流体流动单独设课;分离过程原理部分主要讲述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的基本原理。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目的和核心任务, 即利用隔离、分离等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具有共性的污染防治技术原理,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平台。

4.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研究水体污染控制工程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专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在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各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课程设计等各教学环节,使其系统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划设计,为今后从事环境工程的工艺设计,运转管理、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达到从事工程设计与环境管理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得到环保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具体做到:

1)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技术;

2)具备设计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和计算能力;

3)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知识;

4)具有从事废水处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对废水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新发展、新技术、新动向有所了解。

5.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

《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介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要素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本课程不仅包含了环境物理学的理论,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学生将来就职于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建筑设计、市政工程、交通运输、高等学校、工厂企业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必需、同时宽广的技术基础,使其掌握在项目的规划阶段和设计中,就重视采用物理污染的防范措施,为人们创造各种适用、经济、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后,掌握噪声、振动、光、热、电磁辐射、核辐射等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特点,并掌握控制物理性污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等。为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进而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教学、技术、管理等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6.空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内容包括除尘技术和气态污染物控制两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做习题,各实习环节,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使其系统地掌握空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为今后从事环境工程的工艺设计,运转管理,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掌握《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实验技术;具备设计中小型空气污染处理厂的工艺设计和计算能力;对空气污染处理厂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知识;具有从事空气污染控制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对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新发展、新技术有所了解。

7.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本门课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讲授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固体废物管理、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工艺等,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日益严重的固废污染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固体废物管理、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先进的方法或技术、实际应用案例等。实验课是处理处置理论的重要补充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样品的采样与制样、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填埋原理等技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实验技能和严格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具有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和编制实验报告的能力,受到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8.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它通过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以确定环境质量,为环境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环境分析和检测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懂得试样的采集、运输、保存和处理的基本程序。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技术,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般知识,掌握几个重要的质量保证技术。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监测发展趋势。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学生逐步具备科技人员应有的素质。

9.环境水力学

环境水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输移与降解规律及其应用。环境水力学属于环境科学与水力学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布状况,是进行水质评价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但水质评价与保护,不但要考虑到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因扩散、输移而引起的传播,还要对水体本身所具有的自净能力与降解规律进行研究。环境水力学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与市政工程等领域。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环境水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环境水力学的基本假定,费克比拟,雷诺比拟以及基本方程的推导证明,并达到熟练掌握运用基本公式求解水体和大气中污染物质浓度分布的能力。了解建立水质模型的方法步骤,掌握使用实际观测数据(资料)分析计算模型参数的能力。初步具备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的简化、方程求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进行计算结果分析的能力。

实验课是环境水力学课程的重要补充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浓度分布测试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实验技能和严格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具有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和编制实验报告的能力,受到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10.环境生态学

为使学生较好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并了解环境生态学基本实验方法。本课程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系统阐述了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与方法。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态学实验技术与方法,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学习,应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内容,同时对生态学最新进展应有一定了解。并学会最基础的生态学野外实验方法。

11.水处理新技术

《水处理新技术》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拓展课之一,主要介绍新的水处理技术及水中新型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使学生对传统和新型的水处理技术、水中传统及新型污染物的处理技术有比较全面的掌握。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几种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新型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了解其原理和处理方法。

12.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新兴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程序;掌握污染源评价,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学;掌握地面水、大气、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其它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能编写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影响报告书,为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管理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使学生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类型及程序,了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学;掌握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掌握大气、水、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及环境风险的影响评价,能编写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管网与泵站

《管网与泵站》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选修课之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掌握排水管网的体制和布置形式;2.学会污水管道系统,雨水管渠系统和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计算和设计;3.学会排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培养解决排水管网工程的设计,科研和运行管理技能;5. 掌握水泵性能及排水泵站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等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教学学生自觉遵守有关的工程设计标准和规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的排水系统政策;2.掌握各种污水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等;3.能独立进行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操作和运行管理;4.能独立进行泵站的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

14.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

本课程是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限选课程,是在学习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开设的。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对燃烧现象及其基本理论的认识,掌握气态、液态、固态燃料的燃烧特性、燃烧特点和规律,重点掌握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的机理及其控制方法。本课程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燃烧现象及其规律的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能对锅炉、内燃机、火灾等燃烧现象从宏观上能有所认识,微观上能有所解释。为改进燃烧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分析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过程、避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控制和降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15.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该课程是为环境工程的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环境工程学、环境微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后才可进行选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围绕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主要讲授污染土壤修复的基本特点及其理论基础。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污染土壤的特点以及修复技术的原理、发展、应用和问题有明晰和透彻的了解。懂得如何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污染土壤修复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先进的方法或技术、实际应用案例等。实验课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重要补充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实验技能和严格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具有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和编制实验报告的能力,受到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16.清洁生产审核

本课程立足于全球清洁生产的整体发展动态,阐述了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清洁生产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从生产过程、产品、产业系统,以及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工具等方面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重点介绍生产过程污染预防与清洁生产审核、产品生态设计与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工业生态系统和物流分析;最后以循环经济介绍了清洁生产的发展态势。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的能力。了解清洁生产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成功实例,为今后从事清洁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17.产业生态学

当前,人类高强度的产业活动给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割裂和运转方式的迥异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根源。产业生态学正是机遇人们对这种根源的认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性追求,旨在研究产业系统内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代谢过程,优化与调控方法以及实现产业系统高效、和谐发展的工程建设模式等。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产业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发展历史及其知识体系,掌握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研究领域。掌握企业与生物体的相似性、企业种群生态学、产业生态群落、产业生态系统等基本理论,了解产业生态学原则。了解生命周期评价发展历程以及应用概况,掌握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了解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概念体系以及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必要性和意义,掌握生命周期内部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评估。了解产品生态设计概念、准则和意义,产品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以及国内外产品生态设计的进展,掌握产品生态设计步骤与方法和产品生态设计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了解产业代谢分析概念内涵、基本原理、意义和用途,了解国外发达国家产业代谢分析的实例,掌握产业代谢分析方法论和产业代谢分析形式。了解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概况及动态,掌握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方法。了解农业生态工程的产生与发展、设计原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类型,了解典型农业生态工程设计示例及当前我国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掌握农业生态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延伸生产者责任和产品导向的环境政策,掌握组织导向的环境管理政策。

18.仪器分析II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是学生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选修基础课程。

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程系统介绍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装置的结构及仪器使用方法、各类仪器分析方法在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含量和结构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类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动向,同时具备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方法的应用范围,学会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并学会使用各类仪器。

19.工程概预算

本课程为专业技能课。是加强学生经济概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建筑安装工程及市政工程计量方法、建筑安装工程及市政工程造价的构成原理的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安装工程及市政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方法。

课程的基本要求:

初步掌握编制给排水工程概预算文件的能力;初步掌握编制给排水工程清单计价文件的能力。

20.固体废物管理

该课程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基础知识后才可进行选修的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学生:1)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学、经济学和运筹优化知识;2)了解城市垃圾的性质,熟悉常用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预测模型,掌握几种基本模型的计算方法;3)了解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思想的演化、现状和发展趋势;4)了解和掌握现有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分析优点和不足;5)了解现代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的构成和特点,知道建立步骤、程序和方法;6)能够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最优垃圾收集路线。

课程的基本要求:

结合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将经济评价、科学规划和管理等手段用于填埋场管理、焚烧厂管理和堆肥场所管理以及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系统,为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1.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

《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是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环境工程学、环工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后才可进行选修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学习任务和基本要求包括场地污染类型、场地污染过程与模拟、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场地生态风险评价、污染场地修复环境风险控制。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如何降低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环境风险。

22.环境土壤学

《环境土壤学》课程是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环境工程学、环境微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后才可进行选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环境土壤学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土壤质量与生物品质、土壤与水和大气质量的关系,以及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索调节、控制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掌握土壤基本组成、性质与分类,熟悉不同类型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掌握土壤环境质量调控和改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掌握土壤基本组成、性质与分类,熟悉不同类型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掌握土壤环境质量调控和改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23.环境工程实验技术

本课程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专业课程的指导下,进行环境工程实验方法与技术的技能训练,通过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初步掌握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本课程包括水、气、固废处理等方向的实验内容,有基本的验证性实验,也有综合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对各种环境现象及过程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的掌握。

课程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优化实验设计、组织实验方案及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实验,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验证并加深对给水、气和固废处理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初步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处理工艺。

24.环境工程综合实验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本课程是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今后的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及工程运行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具备实验工艺的设计与组织能力,进一步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科研实验能力。

25.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本课程训练学生掌握环境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和巩固理论课内容的理解。通过实验不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细菌的染色方法、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和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学会微生物大小测定和数量的测定,和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

26.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实验

《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实验》是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重要实践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将掌握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监测测量方法等,同时这门课程也将教会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实验课程进一步了解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加深和巩固理论课程内容;

2)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了解监测仪器的构造原理和功能,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3)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测试、监测方法,包括对区域声环境、电磁环境的调查等,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4)通过本实验课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修读指导建议

建议各学期修读学分分布:

学年

学期

1

2

3

4

5

6

7

8

建议选修学分

24.5

29

25.5

27

17

20

15

17

九、其他说明

1.经学校批准出国留学、研修所得学分换算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参与创新训练计划、学科竞赛、论文撰写、专利开发、社会实践等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或成果,按照《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认定相应学分。可充抵通识教育选修模块、学科基础选修(跨学科门类)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模块学分的具体要求和学分认定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并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级别高低分别计 24学分,对应的课程可申请免修,免修课程的学分由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认定。

4.非英语专业新生参加青岛理工大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一定级别可申请812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免修不免考;通过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或国际认证英语水平测试(LELTSTOFEL),获得相应成绩可以申请免修下一学期大学英语课程并通过成绩换算,取得相应大学英语成绩,获得相应学分,免修申请只能申请一次。

5.“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若通过了相应科目的计算机二级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       的,可予以免修,其成绩作为课程成绩。

主管校长:        教务处处长:         院长:         专业负责人:


2019-2023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路777号  邮编:266520  电话:0532-8507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