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修复团队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修复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是青岛理工大学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团队围绕国家和山东省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以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技术为主导方向,以生态工程和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为辅助方向,利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及系统评价、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方法,实现生态功能优化、结构和谐、过程高效,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水产养殖系统水质净化、再生水回用安全评价、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关键技术、海洋活性物质分离和筛选等方面特色鲜明。
团队拥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近年来,团队获得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被评为青岛市教学名师。3篇获批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主要成员:
宋志文,1966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处理微生物制剂、水产养殖系统水处理技术、生态工程评价等方面研究。第二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9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011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2012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20篇。申报发明专利10项,授权8项。指导的3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李捷,1972年9月生,博士,教授。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理事,中国腐殖酸工业协会理事。1991-1995在兰州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95-1998兰州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2002-2006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与中国环科院、中科院海洋所、国家自然资源部一所合作主要从事开展污染生态过程与机理、近海环境修复与滨海湿地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孙好芬,1970年2月生,博士,教授。1989-1993在山东师范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93-1996在中国科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2007-2013在中国科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水处理化学、环境化学以及天然产物化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海洋局行业专项子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10余篇/部;获授权国家专利2项。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及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徐爱玲,女,1982年3月生,博士,副教授,环境科学系主任。2001-2007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2005-2010在中南大学学习,硕博连读。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及其菌剂研发。承担、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20余篇,部授权国家专利6项。获青岛市五好女职工、青岛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王焕丽,女,1987年11月生,博士,讲师。2006-2010在中原工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2010-2012在东华大学,获硕士学位,2012-2015在东华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其中2013-2014在密歇根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和机理研究。承担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山东省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计划、青岛市博士后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李田宇,男,1988年2月生,博士,讲师。2006-2010在山东农业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2010-2015在浙江大学硕博连读。主要研究方向:餐厨垃圾的生物降解及资源化利用。承担纵向、横向等各类科研项目2项,承担教改课题1项。
唐敬超,男,1985年8月生,博士,讲师。2004-2008在山东农业大学学习,获双学士学位,2008-2011在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2012-2017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态,植物环境生理。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科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的大气颗粒物生态效应研究,起止时间2016.01-2019.12,经费63万元。
大气颗粒物不仅使能见度降低,还可引发健康、环境、生态等深层次问题,但现有研究大多偏重其健康、环境效应,而忽略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从大气颗粒物对人工湿地空气、土壤、植物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影响着手,采用SEM、构建16S/18S rDNA基因文库、高通量测序和Biolog方法,从形态、基因和整体代谢水平,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人工湿地空气微生物形貌、粒径分布、生物毒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确定空气微生物在形态、共生关系和多样性上与大气颗粒物的相关性;采用RT-PCR技术,分析大气颗粒物对人工湿地空气微生物中指示与病原微生物数量、活性、分布规律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大气颗粒物对土壤、植物系统群落结构及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一方面可望解决大气颗粒物生态效应研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深化人工湿地环境卫生安全领域的研究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空气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与定量危险评估的人工湿地环境安全研究,起止时间2012.01-2015.12,经费54万元。
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增加了工作人员及周边人群的健康风险。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气溶胶对环境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的影响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项目采用扫描电镜(SEM)、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和BIOLOG方法,从形态、基因和整体代谢水平,研究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微生物气溶胶形貌、粒径分布、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变化,评价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选择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作为目标微生物,确定微生物气溶胶中指示和病原微生物构成与相关性,通过定量微生物危险性评估(QMRA),评价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湿地建设、运行、调控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对于公共健康和生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藻内生真菌农用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合成的研究(31570355)起止时间2016.01-2019.12,经费62万元。
新资源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对具有新颖结构和环境友好型农用抑菌活性物质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在近100株海洋真菌农用抑菌活性筛选中发现粗枝软骨藻的内生真菌(CCH-1)生长形态奇异、代谢丰富、活性显著,且粗枝软骨藻为青岛海域优势藻种,自身代谢过程可产生多种高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其内生菌及其活性代谢物质具有潜在的植物病害生防能力,值得深入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现代色谱技术对两种不同优化培养的CCH-1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跟踪分离纯化,使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发现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探讨构效关系,建立特征农用抑菌活性物质谱图库,初步推测生源合成途径,为新型农药研发提供模板化合物;鉴于天然产物获得量过少,本项目拟对活性显著物质结合其生源合成和理论化学计算辅助设计合成路线进行化学合成,使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性能表征,为植物活体抑菌实验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马赛菌动态分布、溯源和传播规律的人工湿地微生物气溶胶环境安全研究,起止时间2016.01-2018.12,经费14万元。
研究人工湿地空气微生物的来源、动态分布及影响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人工湿地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不同季节人工湿地空气中马赛菌始终占绝对优势。本项目进一步以人工湿地马赛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空气中马赛菌的种类、来源、动态分布特征及其与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开展究工作:(1)阐明人工湿地空气中马赛菌的种类、数量及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环境因子对马赛菌的影响;(2)研究人工湿地空气、污水、土壤、根际、叶际马赛菌的种类、数量及变化规律,确定空气中马赛菌的来源及途径;(3)研究马赛菌与其他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性,明确马赛菌在人工湿地中的指示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可为人工湿地建设、运行、调控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而且可深化空气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