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临沂)简介
时间:2017-06-20 15:42作者:admin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原名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2006年经山东省教育厅鲁教计字〔2006〕11号文件批准设立; 2011年6月12日,山东省教育厅、临沂市人民政府、青岛理工大学三方共同签订《共建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协议书》,校区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办学11年来,临沂校区先后获批中国物流产学研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并获“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办学条件
临沂校区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设有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心、机电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机电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工程模拟实训中心、计算中心、语音室等;图书馆藏书30万册,电子图书和网络数据资源量约7172GB,全部共享青岛理工大学本部图书馆。校区教学资源保障充分,各类教学生活用房功能齐备,学生宿舍条件优越,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各类设施可满足10000人学习、生活。
(二)专业设置
临沂校区设有土木建筑类、机械电子类、管理工程类本专科专业20个,均为青岛理工大学优势专业,其中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15个。
(三)教职员工及在校学生
作为青岛理工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选派管理骨干长期驻守,并于每学期选派由博士、教授、教学名师等组成的“驻教队伍”。临沂校区现设有8个职能部门和5个教学系(部),教职员工342人,其中青岛派驻教师36人。师资队伍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人;有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师13人,特聘学者、专家、教授30人。
目前在校学生7643人,其中本科1750人、专科5893人。
(四)办学取得显著成绩
依托青岛理工大学对校区“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一体化发展”的办学思路,临沂校区自建立以来紧紧围绕“管理工作上效能、教学工作上质量、学生工作上水平、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上档次”开展工作,促进了办学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临沂校区先后成立数学与控制研究所、土木工程结构鉴定加固研究所,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工程服务;教师共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180余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相关项目16项;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SCIE、EI、CPCI、ISTP收录27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470余篇;主编的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结构动力性能检测技术规程》、《PVC复合塑料模板技术规程》均经审定颁布实施。
临沂校区每年投入经费近100万元,主要用于在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被批准设立省建筑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土建工程施工员和建筑工程预算员)考试考点,并先后承办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总决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山东分赛区)等科技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大型科技类、文化类、创业类比赛,共获国家级奖170余项,省级奖240余项;成立校区男子篮球队、田径队,获省级比赛奖项49项。
临沂校区同中建十局、天元建设集团、莱钢集团、海尔集团、荣庆物流、德邦物流等10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已有15110名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离校(其中本科4731人,专科10379人),就业率达96%以上,部分专业供不应求。
专升本、考研率逐年上升,其中考研率年均达15%以上,自2017年起,设推荐免试研究生计划;专升本录取率每年均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2017年达30.25%,占报考人数50%以上。
临沂校区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大学精神传统,立足沂蒙老区、面向山东,以人才培养为主、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建设成为集普通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于一体,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工科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