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daxues.cn/news/campus/2013-08-28/13507.html
8月23日至25日,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25人在研究生党总支王乐生副书记、柳志广老师和张瑾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我校“第一书记”所在村镇——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朱田镇,进行以"建设新农村,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体验“振兴革命老区”战略给朱田镇带来的变化,践行群众路线,并由土木、建筑、艺术及工商管理组等对朱田镇的房屋、道路,当地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调研,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三天。
8月23日,实践团队一行人到达朱田镇驻地,朱田镇政府对一行人的到来召开了欢迎会。党委组织委员王启金、我校“第一书记”王良忠、白林、王磊等,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党总支王乐生副书记、柳志广老师、张瑾老师以及“三下乡”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出席了此次欢迎会。会上,土木、建筑、艺术和工商四个实践小组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及当地存在的实际情况,从防震抗震、产品包装设计、村庄村落的美化、红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作了简单的报告。随后,实践团队一行人在朱田镇党委组织委员王启金的带领下,伴随着微微细雨,先后参观了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中华奇石林和我们的费县校区。奇石林里形态各异的石头,谜一般的迷石林,使同学们叹为观止,迎来同学们的阵阵欢呼。至此,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同学们的期待和热情中拉开了帷幕!
8月24日上午,青岛理工大学实践团队一行人在党委组织委员王启金和“第一书记”王良忠的带领下,来到朱田镇绿竹芽村和大山河村进行土木、建筑类活动调研。实践团队成员针对当地的明渠改造和房屋建设情况,结合专业所学,进行实地测量,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随后,来到绿竹芽村的核桃生产基地,这也是我校“第一书记”重点负责的地方。五山相连绿树成荫,一条条崎岖的盘山公路,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伴着新鲜的户外空气,点滴中展现出朱田镇的美,让人流连忘返,仿若隐于世间的桃花源。村长为团队成员详细的讲解了五山的名称、来源和传说以及将要开发种植的果园。团队成员认真记载着这里的一切,拍下唯美的瞬间,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基地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随后,团队来到费县明石山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金银花生产的工艺流程,并对该企业的董事长进行了访谈,针对公司的管理模式、财务制度、营销渠道及企业公关四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就该公司金银花的包装设计问题与董事长进行探讨。通过对金银花茶生产加工企业的深入了解,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此次参观访谈也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实践热情。
8月24日晚上,实践团队在“科技兴农”之余,为表达对朱田镇人民的感谢和美好祝愿,为朱田人民带来了一场以“建设新农村,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晚会上,优美的舞蹈,动人的歌曲串烧,反映农村现实的小品,搞笑并贴合当地实际的三句半等精彩节目轮番上阵,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晚会在队员们带来的《明天会更好》大合唱中落下帷幕。
8月25日,在行程的最后一天,队员们继续深入到朱田镇下属村庄、学校等基层,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调研实践活动。在当地党委领导王起金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开始了对占地8亩的广场进行了测量与改造,以期达到美观与实用功能并举,实现小广场功能的最大化,更好的满足附近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随后,我们的实践队员来到了朱田镇初级中学,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学校的规划布局建言献策、充分论证其布局合理性;时值正午,队员来到当地的生态园,并参观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在回顾历史中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斗争精神,提高队员们的爱国热情。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回归社会建设、展现我校风采的最好平台。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精神,开拓视野,磨练意志,还加深了同学们对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热爱,培养了大家理论运用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锤炼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达到了“实践社会,锻炼自我”的目的,为将来如何更好的引导我校学生进入基层、服务基层做出贡献。(青岛理工大学徐卫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