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访问学校主页

学院新闻

上一条:青岛理工大学“星光自护”实践团队 暑期三下乡实践纪实 下一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牢记总书记教导,奋进新征程”志愿服务团赴三涧溪村深入理解乡村振兴道路

 
重温历史记忆 感悟爱国情怀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赴甲午战争博物馆 及革命烈士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
 
发布人:任孔冰     时间:2022-08-31
 

为追寻革命足迹,弘扬新时代红色革命精神,8月4日至6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寻访红色基地实践服务团(组长:韩郑依,组员:牛媛烨、朱艳杰、卫佳彤、孙泽艺、潘思睿、王钰舒、孙梦雅,指导老师:唐敬超,管理老师:王焕丽)赴山东省威海市甲午战争博物馆及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追忆红色故事,感悟沧桑巨变,汲取奋进奋斗的智慧与力量。因疫情防控,实践团采用“云参观”方式,由当地组员牛媛烨、潘思睿、孙泽艺、朱艳杰参观介绍,其余组员线上观看了解。

图为邓世昌石雕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威海地处黄海中部,扼渤海海口,是拱卫京津海上门户的一道海上天然屏障。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是中国第一支现代海军的摇篮。一座刘公岛,半部近代史。关于这座城市的专属记忆,无论是喜是悲,都藏在这座仅3.1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陪伴着、守护着中华最古老的海。

8月5日,伴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甲午战争博物馆,登上高高的台阶,仰视着邓世昌那雄伟高大的石像。该馆向游客展示了1894-1895年即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情况。入馆后映入眼帘的两个大字让实践团成员深感震撼——国殇。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人们的心中也不会忘记曾经的伤害与耻辱。愿和平永存,而国耻不忘。1888年,清朝政府在刘公岛建立了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1894年,这里发生了著名的甲午海战,最终以北洋海军的覆灭而告终。“唤起我国干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在甲午战役中,作为总指挥的邓世昌与战舰共存亡,宁愿弃舰身亡,也不留一丝遗憾,也不让日军得益半分。这位英雄让人们心潮澎湃,他的气概感染了这片黄海,他的精神指引着后人前进的道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并记录

随着讲解的深入,实践团成员们看见了李鸿章先生马关谈判场景。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不仅要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还要割让台湾、澎湖等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也因此进一步加深。作为北洋海军的成军地和覆没地,刘公岛见证了中华民族由盛到衰、再从生死边缘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更是中国梦的起始和发轫之地。作为中华民族百年兴衰的重要转折点,今天的刘公岛如一艘“不沉的战舰”,依然屹立于陆海之间。甲午硝烟虽已散去,但民族英雄的血脉仍然流传,那融进血脉的红色基因,仍在时代的发展中流淌。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需要强大的海防力量作为保障。同学们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构筑海上钢铁长城,谋求和平与发展,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缅怀先烈,牢记使命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迎坐落在青岛市芝泉路20号,位于市区太平山东南坡,与湛山寺相邻。占地面积2.62万平方米,是青岛市区唯一一处纪念性园林。

8月6日,实践团成员进入纪念馆的大门,前行数米,《山河魂》烈士群雕高耸醒目,雕像高9.7米、宽6.8米,采用浮山花岗石雕凿而成,人物栩栩如生,是在中共青岛市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怀下,通过多种形式集资建造而成的,表现了全市人民缅怀先烈,继承先烈遗志的深厚感情和雄心壮志。慢慢走上台阶,走近烈士群雕,实践成员们肃然起敬。群雕的基座由暗红的花岗岩雕凿而成,象征着先烈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行至雕像前,成员们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仿佛是怕惊扰了先烈们的英魂。

图为烈士群雕像

成员们依次参观了第一、二、三展厅。第一展厅共展出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地区牺牲的48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其中主要有党的“一大”代表、党组织的创始人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事迹以及部分珍贵文物,有抗日战争时期弃笔从戎的周浩然烈士,有解放战争时期被敌人活活打死、被誉为“胡兰”式的英雄解文卿等。第二展厅主要展出的是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57位著名烈士的事迹,马保三、严力宾、王成海、叶立勋等革命烈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成一曲曲英雄的赞歌,震撼着每一位瞻仰者的心灵。第三展厅展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并研讨相关史料

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篇篇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等先辈先烈,为了争取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开展的艰苦卓绝斗争历史。成员们认真观看陈列物品,仔细阅读青岛解放的讲解,不时讨论交流,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红色精神传承中牢记党的性质宗旨。这次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再一次验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守望历史是为了不忘初心,更好地开创未来。此次实践活动使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党史,体会革命历程的艰辛。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弘扬英烈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撰稿:花会娟;审核:隋学智)



2019-2023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路777号  邮编:266520  电话:0532-8507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