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访问学校主页

学院新闻

上一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召开教师节青年教师座谈会 下一条:聚焦乡村生态环境,同筑百年乡村梦——绿水青山乡村水环境保护实践团实践纪实

 
七彩路上,鲁渝相约,心暖吾乡
 
发布人:任孔冰     时间:2022-09-03
 

  “青岛理工大学心暖吾乡志愿小队”(团队成员:田溢、田洋子、朱晓泽、贾富婷、刘燕、黄本渝、杨鲲鹏、黄骥原、孙梦雅、陈圣临、杨芷妍、郑稀月;指导老师:花会娟;管理老师:王登榜)作为2022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于7月19日下午赴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集真村,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投身于基层教育建设,切实为乡村青少年儿童服务,加快乡村青少年儿童思想信念与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人生!这一周,志愿者们关注每位同学,通过宣传红色教育,普及安全与防疫知识,将红色教育与本地特色相衔接,展开多元化活动,捕捉同学们的出彩瞬间。

忆往昔峥嵘岁月,传红色革命精神

首先,田溢带领孩子们共同进入主题——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向同学们介绍了党代会的起源故事和二十大的重要意义,并与当地实际结合,讲述了“抗战胜利纪功碑”、“红岩精神”、“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故事。同学们踊跃发言,结合课上所学,借此明志,抒发理想,树立了爱国爱党爱家的思想,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其次,黄本渝带领同学们共同认识了共和国的五面光辉旗帜——国旗、党旗、军旗、团旗和队旗。在杨芷妍、郑稀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还共同完成了辨认不同旗帜的活动。随后,志愿者们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红色影片《闪闪的红星》和红色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由此讲述中国近代的历史大事件和时代背景。最后,志愿者和同学们交流了本次红色教育的心得体会。

交通安全无小事,疫情防护时时记

交通安全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不容忽视。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在他们的成长阶段,交通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志愿者们通过“交通谜语猜猜猜”、“交通安全奇遇记”和“交通手势我知道”,寓教于乐,带领同学们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交通安全意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志愿者们结合当今疫情大背景,一起走进疫情防控教育的大门,向同学们们讲述全球新冠疫情现状概况,共同观看了“新冠疫苗如何保护我们”,讲解了“如何处理废弃口罩”,帮助孩子们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助力孩子们有效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生活。

感受民族文化美,体会国风脉脉传

在民族文化鉴赏、传统习俗鉴赏和非遗文化传承的实践课上,志愿者们分别讲述了土家族、傣族、苗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其中,志愿者们结合本地特色,着重讲述了重庆分布最多的土家族,让同学们感受“舍巴歌”、“摆手舞”、“吊脚楼”的魅力。除此以外,“舌尖上的泥塑”、“传统彩灯”的环节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加强了志愿者和小同学们的情感纽带。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还完成了“非遗剪纸”的环节,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审美与艺术素养。

学习科创小实验,争做护水小使者

第二周,志愿者们首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有关节约资源和科技创新的活动。结合专业知识,志愿者们着重向孩子们介绍了全球以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旨在强化孩子们节约用水、爱护水环境的意识。同时,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展示了目前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向孩子们介绍了海绵城市、环境大数据,孩子们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纷纷表示自己要成为护水使者。其次,志愿者们带领学生畅游在科技海洋世界,了解光学原理并团队合作拼装组合光学转盘,学习发动机原理并合作制作作品分享感受,带领同学们观看中国航天电影,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科学的趣味,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热爱。志愿者们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运用科学技术为守护资源和祖国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传冬奥拼搏精神,追自信开放未来

最后,服务队成员围绕冬奥知识主题开展活动,带领学生们了解冬奥的比赛项目、冬奥吉祥物、冬奥特色等。回顾冬奥会中国健儿夺金的高光时刻,苏翊鸣、谷爱凌、王蒙等优秀运动员作为青年一代一举夺魁,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奋斗拼搏精神与爱国热情。由于场地因素,志愿者们收集了同学们的参考意见,开展了“我是小小投篮手”等趣味体育竞赛,让孩子们在运动员们的竞技场上感受到了冬奥精神的真正内涵——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撰稿:花会娟;审核:隋学智)



2019-2023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路777号  邮编:266520  电话:0532-8507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