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前身是环境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2002年正式更名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40多年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共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12000余名,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现有教职工161人,其中教授36人(含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泰山学者3人、高端外国专家3人),副教授8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3人。学院现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6个本科专业。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1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资源与环境、土工水利(市政方向和暖通方向)3个专业学位培养方向。2019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已通过建设部本科专业评估及复评估。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山东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市政工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学院下设7个教学系(部、中心),分别为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能源工程系、环境科学系、化学基础教学部和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在校本科生总2169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35人。

 近年来,学院积极对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在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生态环境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冶金节能减碳生产技术及装备、建筑节能及人工环境等研究领域的特色优势不断彰显,一批攻关成果在南水北调、污染治理、服务北京冬奥会、清洁可再生能源、高原列车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院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在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15项,省部级项目1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有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2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学院所在工程学学科首进ESI全球排名前1%。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年均荣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30余项。学院重视党建及工会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山东省模范职工小家”、“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工人先锋号”、“青岛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实验室总面积54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7000余万元。拥有化学与环境监测实验室,暖通与热能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拥有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装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余热利用及节能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能源与环境装备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暖通与热泵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冶金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新型环保技术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平台。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山东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承(协)办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近10次,2019年成为国际水协(IWA)正式成员。与美国、德国、挪威、瑞典、新加坡、韩国、日本、加拿大、伊朗、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联系。(2022年3月更新)

 



返回原图
/